新闻热点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福建省仙游县枫亭工业园区北和东路688号
联系人:吴森清 13055314888
轧辊的制造加工沿着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轧辊的性能和精度。所以也用的越来越多,用的越来越广。很多人比较在乎这个轧辊的价格问题。
有些客户在轧辊选择上以为只要型号、规格、材质相同,就按价格来选,谁低选谁。其实这样也不一定准确的。
其实,轧辊的价格只能作为参考一部分,必对铸轧辊的辊芯和辊套考查,更要对铸轧辊的整体性能综合评估后才能选择。从轧辊的表面粗糙度,工作时间是否更长,车磨修复量次数多不多,换辊套的频率等方面进行考察。
即便A和B轧辊的型号、规格、材质相同,A的价格比B的价格高10%。A铸轧辊可以满负荷工作35天,而B满负荷工作30天,A车磨8次需要换套,B车磨10次报废需要换套,A辊芯2年半不出问题。B的辊芯不到2年就要重新调整。A轧制出的品质直观比B铸轧辊品质好,所以当然会选A?由于铸轧辊承受高负荷的工作,对产品的硬度,磨损,都要较高要求,谁的工作时间长。谁比较好:辊套工作到一定周期就要车磨,车磨次数多了也就报废了,辊芯用久了,需要清装、堆焊等一系列修复,这些也需要考虑到成本里面。
此外,轧辊反复被轧材,时而加热,时而冷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长期如此出现热疲劳裂纹,轧辊老化,表面破裂或者是棍体缩小。轧辊除了应具有高的耐磨性和硬度要求外,还应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热疲劳能力。
轧辊材料的使用不是一次,而是无数次,轧辊的表面耐磨性要求较高,材质要是要求高,所以很多时候不能单看价格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