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福建省仙游县枫亭工业园区北和东路688号
联系人:吴森清 13055314888
复合轧辊带的生产工艺与一般冷轧带钢生产工艺的区别在于复合轧辊板带在冷轧前必须先经退火和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随时保持带钢表面的洁净,以提高成品率和抗腐蚀性能。
复合轧辊带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如下:热轧带钢(坯料)一退火,碱、酸洗一检查修磨一冷轧一退火,碱、酸洗一平整一抛光一剪切一检查分类一包装一入库。
铁素体钢和马氏体钢的退火时间较长,目的是便于再结晶和溶解碳化物。通常在罩式炉中退火,退火温度约800℃,保温2~6h。铁素体钢要在空气中迅速冷却,以防脆化。马氏体钢不允许快速冷却,以免引起过大的内应力及硬化裂纹。奥氏体钢在连续炉中加热温度为1000~1100℃,在水中或空气中迅速冷却。
退火后的带钢先经抛丸处理,打碎表面氧化铁皮,经刷洗后进入酸洗槽,彻底清除氧化铁皮和使表面钝化。一般用硝酸或硫酸进行酸洗。硝酸溶液温度为20~55℃,硫酸溶液温度为50~70℃。
复合轧辊带坯的退火和酸洗一般在退火酸洗机组中进行。
酸洗后的带钢经检查后,在带式修磨机上整修表面缺陷,然后送冷轧机轧制。复合轧辊属于难变形钢,冷轧时容易产生加工硬化,特别是多道次低压缩率轧制时更为明显。复合轧辊带一般在四辊轧机和多辊轧机上轧制,如采用偏八辊轧机(MKW轧机)和二十辊轧机等。对于较易轧制的奥氏体钢,每道次压缩率不超过25%,每轧程的总压缩率不超过75%。对于碳含量较高的马氏体钢,每道次压缩率为15%,每轧程总压缩率不大于50%。
一个轧程完成后,需经中间退火酸洗,消除冷轧加工硬化(再结晶退火)。对于奥氏体钢,加热温度为1050~1080℃。对于铁素体和马氏体钢,加热温度为800℃左右。加热后在水、空气或蒸汽中淬冷。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铁皮在盐浴炉中氧化和疏松,以利酸洗。
酸洗后需对带钢表面进行检查,并在修磨机上清除缺陷。成品复合轧辊带进行光亮退火,即在无氧化气氛中作一次再结晶退火。通常采用分解氨做保护气体。
经过光亮退火后,一般不再进行研磨和抛光,以保持已获得的带钢表面粗糙度。平整的目的在于改善带钢表面质量,同时也可改善带钢的板形和消除屈服平台。平整时的压缩率一般不超过2%。为了获得极其光洁的带钢表面,在平整过程中轧辊应经常抛光。